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地区:湖北省武汉市
国内刊号:CN:42-1040/C 国际刊号:ISSN:1000-2456
影响因子:1.414(复合影响因子) 0.757(综合影响因子)
期刊级别:CSSCI来源刊 -- 中文核心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本刊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核心期刊、湖北省一级期刊。
改革开放之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就由国际书店向海外公开发行,发行量最高数达500份,是当时向海外发行的少数几家学报之一;现继续向海外发行,已发行到英、法、俄、美、韩、朝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还同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富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及有关学术团体、刊物建立了对口交流关系。本刊以其高品位的学术质量、鲜明的学术特色,赢得了海外学术界的瞩目。本刊自1955年至2004年底,已出版发行了44卷共172期,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144页,国内常年发行量每期约1500份,并由过去一刊一版转变到现在的一刊三版(印刷版、网络版、光盘版),是全国社科学术期刊中最早上网的几家期刊之一,在出版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办刊宗旨是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科技与出版政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历史积累和理论创新,传播有创造性的、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时,学报也是我校对外学术交流、宣传我校最新科研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培养学术新人、推动学科建设的园地。本刊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为基本依托,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主要发表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刊登历史学、文献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东方美学与东方文化研究、楚学暨地域文化研究、文学批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投稿须知
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用稿以质量为标准,不分内稿外稿。文稿一经发表,即付报酬,不收版面费。
二、根据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来稿应注意以下各项:
1. 题名:应简明、恰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2. 作者署名:题名下应标明作者姓名(如为笔名,应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3.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4. 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5. 中文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
6. 中文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3-8个。
7.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一般置于当页地脚,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8.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属著作者应在序号后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文后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置于文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其格式为:
专著(含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至页码.
期刊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至页码.
报纸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外文文献——主要责任者字母全部大写,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
9.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基本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三、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重大选题或论述重要学术问题的论文不受此限。请同时提供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纸质文本2份,一份匿名,一份署名(文末标明联系方式:Email地址、电话)。
Copyright © 2010-2025 权威发表网 www.qwf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常州弘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20026650号-10 公安部备案号:3204020200040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0836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苏零字第D-T086号
特别声明: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权威发表网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