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读者面窄,拿《物理学报》来说,600页厚的期刊只有物理学界专业人员才会订阅,所以每期只印1000份,靠发行是很难维持的。1988年中国科协出台了039号文,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此举成为国内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开端。
版面费制度本身不是一个坏制度,因为它使得科技界按照科技界的规律发表论文。但是,中国的科技期刊有5000多种,由于当初申请刊号的时候各种层次和级别的都有,管理上确实比较混乱。
张民是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经济系的副教授,最近他的心思一直放在论文能否发表的事情上。张民告诉《北京科技报》,再过四个月,学校就要评职称了。学校规定,正教授的职位的评审需要应征者5年内在指定的72种核心期刊上发表6~8篇论文。由于学校已经3年没有进行职称评审了,所以积压了一大批达到这一标准想要晋升的副教授。可正教授的名额就那么几个,要想从众人中冲出重围,就得有点硬指标。
张民介绍,所谓的硬指标并不在论文多,只要发表一篇论文就够,但一定要发表在《经济研究》或《管理世界》这两个权威期刊上。谁的论文要能在这两个期刊上刊登,那么评为正教授,就板上定钉了。
张民曾把论文寄到这两个权威期刊,但总是石沉大海。后来有人指点,要想在这两个期刊上发表论文,首先论文要有一定理论水平,其次要有项目经费来支付版面费和审稿费。即使这样,如果没有关系,也很难刊登。
经过一番辗转,张民终于托关系联系上《管理世界》的一位编辑,但对方说,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可以在编辑会上帮你推荐,即使能上版,也要排到半年后。
张民说,尽管版面费高低不等,但收取版面费几乎是现在国内学术期刊的惯例。他告诉《北京科技报》,以前他在《商业研究》、《商业时代》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收版面费,大约一篇1200元~1500元左右。照此推断,《管理世界》的版面费一篇大约1万元,除此外,估计还会有3000~5000元的审稿费。如果这个月再得不到《管理世界》的答复,他就准备向论文中介寻求帮助了。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论文发表”几个字后,排在前几位的搜索结果都是各种提供论文发表服务的中介网站。记者打开其中一家名为“中国论文发表资讯网”的网站,网页上显示这家机构在湖北武汉。网站首页上写道:“本网站与多家国内知名核心和优秀期刊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你的成果在核心、优秀期刊发表,为社会承认,解决您文章刊发难、时间长的后顾之忧。”
听起来不错,记者赶紧拨打网站的咨询电话:“我有一篇经济学的论文,想在《管理世界》或《经济研究》上发表。”接电话的王编辑说:“你说的这两个期刊不一定能发,因为我们跟他们不太熟。这样吧,我给你推荐一个CSSCI期刊,叫《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肯定能发,而且这个期刊也是核心期刊,符合你评职称的标准。”
“我的论文是经济学的,能在这种技术类期刊上发表吗?”记者疑惑地问。王编辑爽快地回答:“没问题,你就别操心了。” “那么,版面费多少钱?最快什么时候能发表?”记者追问。王编辑回答:“你把论文控制在8000字,版面费和审稿费6000元,估计明年7、8月就能发。”记者表示,如果按这个时间就赶不上评职称了,能不能提前一些发表。王编辑说,这个虽然很难办到,但是他们和很多期刊的关系非常好,只要多出版面费就可以。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对方如此热情,记者不禁问道:“如果发表成功,是不是要付给你中介费?”王编辑说:“刚才跟你说的6000元都包括了,我们只收其中的1000元作为服务费。”最后,王编辑叮嘱记者尽快把论文发到网站邮箱里,如果感觉写起来困难,网站可以帮着写。 打完电话后,记者查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是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在采访中,杂志社殷编辑告诉《北京科技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的审稿时间1个月,审稿通过后,半年内肯定发表。而且杂志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来稿必须用A4纸打印出来。另外杂志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政策与管理的论文,经济学论文所占比例很小。
在张民看来,论文中介肯定是要挣钱的,但挣多少,取决于期刊的权威程度。而论文能在权威期刊发表,又决定了职称评审的成功率。但是,张民觉得,如果能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从而评上正教授,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因为一旦评上正教授,张民在学校里不但会说话更有份量,享有带博士生的权利,发表论文、出书也更容易。更为关键的是住房标准将由现在的85平米,提高到105平方米~120平方米,工资也将涨近1000元,同时能够拿到一些经费多的大课题,综合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为了获得更高的待遇,像张民这样不断谋求更高职称的人还有很多。正因为如此,为了在职称评审中体现相对的公平,这种硬性指标在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存在。随之而来的,关于专业期刊收取版面费的事情也逐渐成为了视线的焦点。
近日,一则关于《报告文学》收取版面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称,一般两万字稿件,杂志社要收3万元,需要杂志社派记者来写的还要多付5000元。事后,《报告文学》主编承认收费,称因杂志亏损而采取了市场化运作,并表示“大家都这么做,就我们倒霉”。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内学术期刊版面费泛滥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教授张家森告诉《北京科技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评审正教授时,要求征评人必须在获得副教授职称后发表在SCI期刊论文10篇。(SCI英文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中国气象科学院祝从文研究员也告诉《北京科技报》,他所在的单位在评定职称的时候要求在国内的《科学通报》、《气象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8篇第一作者的论文。“我们单位在评审论文的时候,要求必须在电力系统最权威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论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汤广福教授表示。
对大量发表论文有需求的不仅是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在职科研人员。研究生毕业要获得学位也需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硕士刘斌告诉《北京科技报》,中科院系统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第一作者的论文。而博士研究生必须在SCI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第一作者的论文,而且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必须2.0以上。(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国内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有100万人,大多数学校要求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还有100万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人员面临职称评审。近日,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根据会议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我国的科技期刊已达约5100种。 如果按研究生每人每年发表1篇论文,教师和研究人员每人每年发表2篇论文计算,需要发表的论文一年就有300万篇。如果按一家科技期刊每期可刊登30篇论文来计算,一家期刊一年可刊登360篇论文,那么全国5100种科技期刊一年可刊登论文数量为183.6万篇。与发表论文的需求相比,还有116.4万篇的缺口。
在《物理学报》副主编章志英看来,职称评审中的硬性指标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起码在众多的衡量标准中,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但是,如此巨大发表论文的需求,仅靠5千份学术期刊很难满足。于是学术期刊的版面就洛阳纸贵了。
著名学
Copyright © 2010-2024 权威发表网 www.qwfb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20026650号-1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0836
公安部备案号:32040202000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苏零字第D-T086号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
权威发表网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